English

绿化 重量还得重质 报喜勿忘报忧

1999-01-06 来源:生活时报 刘 勇 我有话说

据报载,北京市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,“全市的林木覆盖率达到40%以上,其中城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4.9%,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.18平方米。”面对这三个“达到”,笔者却有些半信半疑。

首先,以绿化覆盖率来说明加快生态建设、改善首都环境的成绩应是可以的,因为一个“化”字即体现了人们主观方面所付出的努力;然而,以林木覆盖率证明“显著成绩”则不那么令人信服了。相当一部分林木属于土生土长、自生自灭,它们之所以“绿”,只不过尚未遭到人们的破坏而已,似不该往我们的功劳簿上记的。

其次,对于全市的林木覆盖率,笔者无可置疑,因为“全市”是将北部燕山、西部太行余脉等等都包括在内的。但若说城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4.9%,笔者虽无能力实地丈量复核,可的确与直观印象相去甚远。即使有的城区能匀给他区若干个百分点,要令城区三分之一强的面积有林木覆盖,谈何容易!从宏观上看,二环、三环及平安大街等道路的改扩建,使不少林荫道、绿地和小花园“下岗”,城市愈加混凝土化了;从微观上看,塔院小区的“9950”工程正在侵占部分绿地,去年已经栽种过两次的草皮再度蒙难;小区内的绿地有的疏于管理而杂草丛生,有的索性被蚕食为“停车场”。目睹此状,我们要问:城区生态建设是否达到了“34.9%”这一令人可喜的程度。纵使达到了,是否已经把遭到人为破坏的那部分予以剔除了呢?人均8.18平方米的公共绿化面积果然能落到实处吗?

再次,我们在评价生态建设工作时不能只看数量,忽略质量。另据报道,“目前北京所种植树木有70%至80%是杨树,这种单一树种种植并不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”,仅是每年春天的满城飘絮,就成了“京城一病”。可见,如何克服首都生态建设中的盲目性,以期取得数质兼优的成绩,还是一个严峻的课题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